Featured image of post 一种基于 Python 和 deepseek 的在 hugo-stack 环境中使用 newcommand 的方法

一种基于 Python 和 deepseek 的在 hugo-stack 环境中使用 newcommand 的方法

自动化 CG 系列更新纲领的一项工具

我可能并不是讨厌压抑, 只是讨厌有点缺少那种和谐与美感的纯擦边()

培养良好审美习惯还是很重要的, 比方说这个图就给人一种很和谐的感觉


好, 言归正传

代数tv在先前学期更新 CG 系列以及一系列数学中, 并不会直接在 hugo server 中输入, 而是先在自己已有模板的 vscode 中, 使用 LaTeX 编译为 .pdf 后, 将 Tex 源码复制到 .md 中, 再参考本地 hugo server 进行进一步修改.

除去复制模板, 修改标题等工作, 修改的过程一般分为三步:

  1. 寻找在哪些部分使用了先前 Latex 模板中定义的 \newcommand, 并删掉.

  2. 将行内的部分下划线和 $*$ 修改掉, 防止被 markdown 转义为斜体.

  3. 将使用的 tikz-q.uiver 使用 q.uiver 转化成 markdown.

而这个过程中, 第一步通常要耗费大量时间, 第二步通常也要花费一定时间, 第三步则相对简单.

而目测来看的话, 自动化部分难度则是第一步小于第二步, 又小于第三步.

因此代数tv做了这个 python 脚本, 用来处理第一步.


脚本被放在了 这里, 欢迎各位指点一二.

如果暑假闲的话, 争取把整个流程都自动化了.

感觉还是有点意思的. 虽然八月也有些额外的要学()


这个脚本其实还没完善, 比方说他只能处理 \newcommand\gg\mathfrak{g} 这种东西, 而对 \newcommand{\ang}[2][]{\langle {#1},{#2}\rangle} 这样相对复杂的定义式束手无策.

慢慢来吧, 这是v1.


不错, 终于又开始探索了()